防守時,大部分的球隊都希望從邊路搶到球。所以,也會對這部分的「在自家半場的持球」進行比較多的訓練。
稍微聊一下這時候我與選手們的判斷基準。
首先是接球的位置-
對「接球者」來說,要從防守者的(距離)站位來決定自己的位置:
①對接球者來說,防守者距離 「遠」的時候
→持球者往接球者「遠腳」送「強的傳球」。
(*所謂的遠腳是指:離球較遠的那一隻,Ex:從自己右邊來的傳球的遠腳是「左腳」)
②對接球者來說,防守者的距離 「近」的時候
→持球者往中央直線傳球。
③對接球者來說,防守者的距離 「普通」
→持球者,往防守者遠的空間傳球。
這裡定義,類似圖1,對持球者(A)的防守者對應距離是「普通」。
*普通=對手碰不到的距離。
*根據對持球者的對應距離,狀況會改變。這部分是指支援的原則。
①對接球者「B」,防守者「C」的距離(站位)“遠”
【圖2】
- 持球者(A):往「遠腳」,強的傳球。
*弱的傳球,會導致接球者(B)減少時間。
- 接球者(B):“向前的控球”越過防守線。
②對接球者「B」,防守者「C」的距離(站位)“近”
【圖3】
- 持球者(A):防守者「C」已經來到和「B」這樣的距離(碰得到)的話,中央就會出現空間,能傳直線球給「D」。
- 接球者(B):向前準備接應隊友的來球。由於接到直線球的「D」比較難向前前進,所以要馬上上前支援。
③對接球者「B」,防守者「C」的距離(站位)“普通”
【圖4】
- 持球者(A):往防守者「C」的遠處傳球。(往接球者「B」的「近腳」傳)
*傳給B的「遠腳」的話,被攔截的風險比較高。
- 接球者(B):一邊退後,一邊盡可能身體向前(使用遠腳)控制球。
不只是「遠腳」
在現場,常會聽到教練指導「傳給遠腳!就會有很多選擇!」
使用遠腳往前控制球,有很多「前面」、「斜前」傳球的選擇。
我有時候也會這樣提醒選手們,但要不要傳、怎麼傳,都得依據「對手的站位」來看。
場上常會發生沒辦法傳球給「遠腳」的時候,或者說可以傳球,但很有可能會被對手攔截。
類似【圖4】,接球者(B)的「遠腳」,對於防守者(C)是容易攔截的傳球。
所以,圖4的狀況下,傳到接球者的近腳,一邊退後,一邊盡可能身體向前(使用遠腳)去控制球,才是更理想的作法。
不考慮對手的站位,全部說「傳給遠腳」,其實是有風險的,這是需要注意的部分。
「縱向的三角形」
上面每一張圖基本上都是在有做出縱向三角形的前提下畫的。
縱向三角形的頂點的選手站位,有時會處在超過對手防守線的位置,這樣不只是寬度,還可以做出「深度」,讓持球者的選擇變多。
對防守者來說,選擇少的話,比較容易預測下一步。
站位接應傳球的判斷基準是:
『接球者(B)與防守者(C)的「距離」(站位)』
(*在這邊,防守者的距離只能用「遠」「近」「普通」等等比較抽象的概念表現。)
「近」是指「被對手碰得到的距離」這類可以作出容易理解的想像基準。
「遠」和「普通」只是抽象的表現,根據個人能力與特徵,對選手的感覺也會改變。
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,一定還有很多可以討論跟延伸。
翻譯:張本仁安
編輯:pon